成都市“百日会战”不留质量安全“死角”
时间:2013-12-31 来源: 作者:
农民日报 本报记者 张艳玲 近年来,不时爆出的农产品质量事件总是闹得人心惶惶。那么,目前成都市的农产品生产状况究竟怎么样?4月1日开始,一场针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百日行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打响,记者跟随密集出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执法队伍,走进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各大养殖场、大田基地,亲历“百日会战”。 管好自己的“责任田” “百日行动”尚在筹划之际,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农业执法人员便分到了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原来,为了严防高毒、高残、违禁农业投入品流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强化监管关口前移,青白江区对执法人员实行了乡镇、农资经营店分片包干责任制。当你走进青白江区各大农资经营商铺,就会看到经营企业张贴了质量承诺书。“一方面通过加大查处力度,将假劣农资清理出去,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引导企业自律。”清白江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签订承诺书200份,发放相关农业法律法规、农资识假辨假等资料2000余份,检查农资经营门市210家/次,立案查处经营违规农资案件1件。 同时,一场针对农资放心店的专项执法检查在郫县也拉开了序幕。彭州、邛崃等地也都陆续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彭州还将专项整治检查活动中没收的460余公斤假劣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进行了集中销毁。 在各地纷纷掀起农资打假高潮之时,4月11日,一场330余人参加的特殊培训会在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前来参加培训的个个都是农资经营企业的老板,这场由成都市农业执法支队发起的培训,可不是要传授优秀的营销技能,而是一次普法宣传。 “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你们一定要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事农资经营。”成都市农委副主任葛云伦在培训会上表示,希望农资经营企业参与到农资打假行动中来,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违禁添加等行为。 深入基地严查农残超标 四月的太阳已经有几分灼人,在成都周边各大蔬菜种植基地上,却能看见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穿梭在菜地里。他们虽不是火眼金睛,但手里的农药检测仪可不是能随便糊弄的。除此之外,记者发现成都市近年来构建的县镇(乡)两级基层检测体系已开始显现作用。 每天一大早,彭州蔬菜基地上就热火朝天,农户忙着将蔬菜打捆装车,而在出发前往濛阳农贸批发市场前,还必须有一个程序要完成,那就是到附近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站(室)进行农残检测,只有检测合格,获得产地准出证明,才能进入批发市场和商场超市销售。 “强化抽查抽检,严格执行农产品准出制度,这就相当于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戴上‘紧箍咒’了。”成都市农委农质处处长柳柬介绍,近年来,县镇(乡)两级基层检测体系建设迅速,目前周边十个市县监测体系建设均获得农业部支持和大量投入;镇(乡)级检测体系方面,全市建立了146个覆盖全面、设施设备和工作条件基本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健全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 而在不久前成都市发布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百日会战”行动方案》中,将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触角进一步下沉,不仅要求各乡镇(涉农街道)需配备1名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而且村(社区)也要配备1名兼职协管员,以配合乡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宣传及信息传递等工作。 让市民吃上放心禽蛋 近来江浙沪等地陆续出现的H7N9型禽流感疫情,让大家对鸡鸭蛋禽这些以前经常上桌的畜禽产品心存疑虑。目前,记者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禽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内,却看见一个个鸡蛋还在忙碌地在传送带上排队等着经过喷码机。伴随着食用颜料“沙沙”的喷射声,喷码机很快为一个个鸡蛋打上了“身份证号”。“我们要确保出车间的鸡蛋不出问题,如果鸡蛋出现质量问题,凭借喷码编号就能找到该鸡蛋生产的农户、生产时间和批次。”十陵禽业合作社社长陈大友说。 “虽然我市近年来出现了一大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高端农产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但个别养殖户出于短期利益的追逐,还可能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H7N9禽流感疫情袭来时,更要加大对养殖业的管控,让市民吃上放心的畜禽产品。 据悉,成都市在对家禽的管控上,要经历多道关卡。首先是必须要有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在查证验物时,对运输车辆四周和货物,进行3分钟全方位的喷雾消毒;其次,每天凌晨2-3点集中屠宰家禽时,监督人员要全部在场。宰杀完毕,经检疫合格后,凭合格证明“出关”。而且,“商家发现死禽必须上报。上报后,将全部运送到邛崃或崇州的集中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高达135℃的高温处理,确保死禽不流入市场。” 除此之外,根据“百日会战”具体方案,执法人员将开展对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和监测“瘦肉精”,规模场监测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