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区:联农带农促增收 乡村振兴正当时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充分利用资源、资金优势,有力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强化龙头引领,发展特色产业
近日,位于夏郢镇竹坡村的生猪养殖场,一辆辆装满生猪的大卡车缓缓驶出养猪场,被运往各地销售。这一派繁忙景象,正是当地“能人引领、联农带农”发展模式的生动写照。
养殖能人易建军联合竹坡村、周睦村、北胜村,创新推出“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能人”联营模式,建设竹坡生猪养殖场。各村通过资金入股或“托管代养”参与其中,有效打开了本地村民的就业与增收渠道,使众多家庭受益。此举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益与分红,更形成了“能人带产业、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龙头引领,延伸产业链条。引入广西乐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构建“村集体+龙头公司+基地+农户”体系,打造乐一牛产业园。企业负责从养殖、屠宰、加工到冷链配送、研学文旅的全链条运营,村集体通过入股分红、合作共养获得稳定收益,实现了“企村双赢”。创新“地租+劳务+认养代养+入股分红”等6种富农模式,累计带动农户增收超300万元。园区先后获评自治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其产品“万秀六堡茶牛”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溢价带动产业附加值提升30%以上。
股份合作托管,激活沉睡资源
近日,记者走进万秀区龙湖镇高旺村甜龙笋种植基地,一棵棵竹子苍翠欲滴,长势喜人。该村创新推出了“股份合作+托管运营”模式,将分散的资源整合成了发展的资本。
股份合作,变资源为资产。高旺村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公司”为载体,整合各级资金,发展300亩甜龙笋种植基地。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农户以林地承包权或资金入股,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
托管运营,降风险保收益。基地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并采用“固定分红+浮动分红”模式,既保障了村集体和农户的保底收益,又能共享发展红利。同时,基地先吸纳脱贫户劳动力,加以技能培训,实现了“培训+就业”双增收。
甜龙笋的成功种植,是万秀区激活农村碎片化资源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万秀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培育种植特色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与双赢。
三股联营+跨省联动,深化区域协同
在城东镇华堂村,西江桂产业示范园与村集体紧密合作,创新推行“三股联动”模式(土地股、资产股、消费股),将各方利益紧密绑定。具体来说,村集体通过投入土地和资金,获得稳定的租金和分红;而农户则凭自己种植的玉桂产量入股成为“消费股”,享受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通过该模式,有效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切实提升了农户的收入水平。
跨省联动,拓展市场空间。依托粤桂协作优势,联合广东建设玉桂种植基地2.5万亩,共建“粤桂电商大讲堂”,培育直播人才100余人,通过“电商+村集体+产业”模式,将桂皮、桂油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产值达2000万元。
文旅融合,让“桂树”长出多元价值。以“玉桂+”为主题,将沿途的甜蜜家生态蜂业AAA级景区、茶花生态园等优质资源串联成线,推出“绿野田园”乡村生态游路线,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0多万元;并通过“3331”收益分配模式,将部分收入用于村级公益、产业发展、困难帮扶和文化事业,让农户共享发展成果。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2605519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