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机“大升级” 产量“再提升”
新型北斗导航设备升级换代、精量侧深施肥装置成批安装、无人驾驶系统更迭调试再验证......连日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的农机库房内,技术人员正赶在春节前,对新引入的农业机械“智慧”配套设备进行检测,为节日后迅速进入春播生产最佳状态,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高质量推动全年“农业种植标准大提升”与“种植单产提升”两大行动精准落地做足准备。
在军犁管理区农机库内,30余台新型水稻插秧机整齐停放,定制装配的设备架上,新型北斗导航与“作业管理系统”的数据接收与采集装置被安装在设计好的位置上,静静等待在今年春播生产中“大展拳脚”。
“就说安装的北斗导航设备,插秧不仅直,还能更高效利用有限土地。”种植户徐建国今年又在分公司的补贴政策中,新购入了两台久保田插秧机,并同步装配了两套导航与管理设备,早几年他还对升级农业机械持怀疑态度,现如今在生产中获得切实好处的他,成为了新型“智慧”农业设备安装与使用的簇拥者,这其中,是农机“大升级”后,为农业生产带来的“质”与“效”的双重提升。
“这账我能算明白,之前传统的水稻插秧设备,我这500余亩地得干近15天。现在安装了这些‘智慧’辅助设备,我能提前最少3-5天完成插秧。”作业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是现代农业种植中“抢一步快全局”的全面优势。而徐建国在近些年的种植中,也真真切切体会到每一步都“踩”在最佳节点的“爽快感”。“早几年,我们都是凭经验,抢着干,就怕误了农时,现在我们是看数据,有序干。有了这些升级后的新型‘智慧’设备,时间开始充裕起来,这农时‘抢’起来也越发从容。”徐建国感慨地说。
而对于徐建国这些种植户而言,真正打动他们并让其开始不断对自己农业设备“智慧化”升级的,还得是种植单产连年提升带来的“冲击”。“这地块能打多少粮食,插秧阶段就能看出一二了。”多年的水稻种植,让徐建国有了对秋天产量预估的自信。除了自信,他也总结出一套农机“升级”与单产提升的科学逻辑,他介绍说:“升级农业机械的‘智慧’设备,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将学到的农业技术运用到大田内,这几年种植越发标准,各项农业工作质量也越来越高,产量自然也会随之增长。”
对于管理区技术人员而言,这些新型的农业“智慧”设备也成为他们的“心头肉”,即便是在冬季,隔三差五就来看看,对设备运行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已成为工作的日常。“设备与技术都是平台,如何使用好才是标准、质量与最终产能提升的关键。”早几天厂家来安装调试设备时,技术人员宋其海便对今年更迭换代的设备型号进行了了解,尤其是新型精量侧深施肥装置与无人驾驶系统,他更是在现场就让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
“这两年,我们数控精量侧深施肥相关设备与技术已经开始普及,效果十分明显,水稻生长与抗性都有显著提升。无人插秧技术则是未来我们主攻的方向,尽量在种植环节中缩减人工参与,会有效提升农业种植数字化与集成化,促使现代农业种植更标准。”宋其海介绍说。
虽然是有着30余年工作经验的“老”农业工作者,但是接触学习新农业设备的使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调试,他却一点不含糊。“最早时,我们要靠技术与施肥来增加产量,用的是‘笨办法’。现在‘智慧’农业设备的安装使用,农业机械的数字改装与升级也能提升产量,科技成为了单产提升的主导,不努力学好操作调试,怎么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潜能?”宋其海满怀自信,相信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升级使用,这片黑土的种植产量还会持续创出新高。
接下来,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还将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继续走好新型农业科技、设备的引入、试验与推广之路,不断将符合地区实际情况,能够促进地区大面积单产提升的装置设备推广到数以万计的机械上和广袤的大田中,使之成为地区农业生产标准、质量与产能综合提升的源源动能。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xyyw/20250123/c33e27c3803c4875932d2653d9a7ed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